
周期的救贖
時間:25-07-28 來源:巴頓比格斯
周期的救贖
6月開始,周期的救贖徐徐展開,有色煤炭建材的瘋狂反撲,的確反應了投資者被壓抑已久的心動......
今天,大宗商品行情開始走向高潮,玻璃、純堿、燒堿大漲,氧化鋁、焦煤接近漲停。大宗周期品的行情,從上半年價格低迷的冷冷清清,走向現在價格大漲后的喧嘩。這場華麗轉身的背后,不是供需基本面的突變,而是投機者在政策預期催化下,從恐懼到貪婪的集體抉擇。
7月1日,中央財經委會議關于治理內卷的信號,行情被徹底點燃。7月18日,工信部明確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即將出臺,強調“調結構、優供給、淘汰落后產能”,再次提振多頭信心。
關于政策科班的解讀:反內卷與2015年去產能在政策目標上相似,即通過供給側改革推動價格回升,但實施路徑和行業重點存在顯著差異。2015年去產能以行政化手段為主,聚焦中上游行業如鋼鐵、水泥,政策執行力度強、見效快。2025年反內卷更強調行業自律,通過整合重組等方式推動結構調整,過程更緩慢,效果也更具不確定性。
但是,這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分析。在中國做投資或者投機,政策解讀是門必修課,而這門課的核心,是讀懂弦外之聲。當工信部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,關鍵詞不是退出而是有序--意味著不會搞一刀切,但減產是確定的。當中央財經委提到防止內卷式競爭,重點不在內卷而在防止--暗示會有具體措施抑制價格戰。這些文字游戲的背后,藏著資金炒作的密碼。
老手總能從政策表述的細微變化中捕捉趨勢。2025年6月,政策還在說關注行業困難,7月就變成出臺穩增長方案,這種語氣的強化,被資金解讀為 "政策力度升級",于是有了多晶硅從3萬到4.5萬的跳躍。
就像解密碼鎖,普通人看到的是政策來了,老手看到的是政策的力度、節奏和可持續性,而這些差異,直接決定了投機的盈虧。
6月以來,這輪大宗商品的周期華麗轉身,從最初我們的孤獨吶喊《大宗商品的波動》,到先知先覺的投資者開始布局《大宗商品的躁動》,到市場的遲疑猶豫《大宗商品反彈還是反轉?》,再到現在參與者的集體沸騰《反內卷關鍵之戰》《大宗商品的狂歡》,難道周期真的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?
這輪行情的起點,是多晶硅的困境反轉。當全行業虧損蔓延,中財委反內卷的表態瞬間點燃了資金的想象力。沒人深究淘汰落后產能的具體名單,也沒人計算實際減產規模,市場只需要一個供給收縮的敘事框架——就像2016年去產能之于鋼鐵,2020年碳中和之于煤炭,政策話語一旦與供給側掛鉤,便會自動生成漲價的邏輯鏈條。
從多晶硅到玻璃、純堿,再到焦煤、氧化鋁,敘事的遷移速度遠超基本面的傳導。玻璃的庫存仍壓在歷史高位,但光伏玻璃需求+產能出清的故事讓資金選擇性忽略現實。焦煤的坑口開工率尚未顯著下降,但安監升級+進口收縮的傳言已足夠支撐漲停。
這種邏輯遷移的本質,是資金對政策驅動的路徑依賴。2016年賺過供給側的錢,2020年炒過碳中和,如今反內卷不過是換了個名詞的熟悉劇本,資金閉著眼睛都能跟上節奏。
空頭的困境在于:他們手握庫存高、需求弱的現貨數據,卻找不到反駁敘事的有力武器。當產業客戶還在糾結下游訂單沒起來,資金已在盤面完成了預期先行的布局。
當研究員算出供需缺口為負,市場早已用政策會創造缺口的信念覆蓋了理性計算。這不是數據的博弈,而是敘事的對決--多頭的故事有政策背書,空頭的事實卻敵不過政策的預期。這種多空對決,通常會有如下幾個階段,可以對號入座。
第一個階段:不相信會漲;
第二個階段:相信會不漲;
第三個階段:漲到不相信;
第四個階段:漲到肯相信;
第五個階段: 不漲不相信;
第六個階段: 不相信不漲。
周期是投機者集體行為的結果,大部分參與者,并不明白,市場運行的邏輯,都只是簡單的隨波逐流,所以才有從恐懼到貪婪的轉換,但這就是周期運動的一部分。
金融市場的敘事中,周期是永恒的旋律。當前,我們正處于第五次康波的蕭條期邊緣,這一時期,經濟增長乏力,市場彌漫著悲觀情緒。然而,周期的魅力就在于其永恒的輪回,每一次低谷都是新周期的孕育期。
大宗商品的漲跌,本質是投機者集體行為的反饋。6月,當多晶硅價格跌至3萬元/噸,貿易商寧愿虧本清庫也不愿持倉,煤礦貿易商看著700元/噸的焦煤價格唉聲嘆氣--這是恐懼主導的隨波逐流,每個人都在重復 "別人都在賣,我也必須賣" 的邏輯。
而現在,當玻璃庫存仍處歷史高位卻連續大漲,當純堿供需失衡未改卻被資金瘋狂追捧--這是貪婪主導的羊群效應,每個人都在擔心錯過行情。
多數參與者并不理解反內卷政策如何影響氧化鋁產能,也說不清焦煤的供需平衡表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。他們只是看到價格在漲,聽到別人在買,便本能地加入這場狂歡。
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跟隨,恰恰是周期運動的核心動力。恐懼時,每個人都在放大風險,將價格壓到遠超合理區間。貪婪時,每個人都將預期打滿,將估值推到脫離基本面的高度。
就像潮水總會退去,宴席終有散場,唯一不變的,是人性在周期浪潮中那永恒的貪婪與恐懼。而看懂這一點的人,才能在喧囂中保持清醒,在周期的輪回里,既不錯過浪潮,也不被浪花吞沒。
真正的投資大師,正是能夠克服人性弱點,在市場恐懼時貪婪,在市場貪婪時恐懼。當下周期板塊的政策驅動行情,或許正是一次考驗投資者能否戰勝人性、把握周期機遇的契機。
市場復雜的地方,認知正確與賺錢是兩回事,必須考慮博弈和時點,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。
摘自—巴頓比格斯
上一篇 | 下一篇 |
---|---|
投資最難能力圈 | 沒有上一篇 |